硬度計如何檢測碟形彈簧的硬度
硬度計如何檢測碟形彈簧的硬度
1、試驗一般在10℃-35℃的室溫下進行。當環境溫度不滿足該規定要求時,試驗室需要評估該環境下對於試驗數據產生的影響口當試驗溫度不在10 C ^} 3 } `C範圍內時,應記錄並在報告中注明.
注:如果在試驗或者校準時溫度有明顯的變化,測量的不確定度可能會增加,並且可能會出現測量超差的情況:
2、使用者應在當天使用硬度計之前,對所用標尺根據附錄C進行日常檢查。金對石壓頭應按照要求進行檢查。
3、在變換或更換壓頭、壓頭球或載物台之後,應至少進行兩次測試並將結果舍棄,然後按照進行日常檢杳以確保硬度計的壓頭和載物台安裝正確。
4、壓頭應是上一次問接校準時使用的,如果不是上一次間接校準時使用的,壓頭應按照對
常用的硬度標尺至少使用兩個標準硬度塊進行核查(硬度塊按照GB/T 230.2--2012表1中選取高值和低值各1個)。該條款不適用於隻更換球的情況。
5、試樣應放置在剛性支承物上,並使壓頭軸線和加載方向與試樣表麵垂直,同時應避免試樣產生位移。應對圓柱形試樣作適當支承,例如放置在洛氏硬度值不低於60 HRC的帶有定心V型槽或雙圓柱的試樣台上。由於任何垂直方向的不同心都可能造成錯誤的試驗結果,所以應特別注意使壓頭、試樣、定心v型槽與硬度計支座中心對中。
6、使壓頭與試樣表麵接觸,無衝擊、振動、擺動和過載地施加初試驗力F},初試驗力的加載時間不超過2s,保持時間應為3 s
注:初試驗力的保持時間範圍是不對稱的。
例如:3-1s表示3s是理想的保持時間,可接受的保持時間範圍是1s-4s。
7、初始壓痕深度測量。手動(刻度盤)硬度計需要給指示刻度盤設置設定點或設置零位。自動(數顯)硬度計的初始壓痕深度測量是自動進行,不需要使用者進行輸人,同時初始壓痕深度的測量也可能不顯示。
8、無衝擊、振動、擺動和過載地施加主試驗力F3,使試驗力從初試驗力F增加至總試驗力F。洛氏硬度主試驗力的加載時間為1 s --- 8 s。所有HRN和HRTW表麵洛氏硬度的主試驗力加載時間不超過4s。建議采用與間接校準時相同的加載時間。
注:資料表明,某典材料可能對應變速率較敏感,應變速率的改變可能引起屈服應力值輕微變化,影響到壓痕形成,從而可能改變測試的硬度值。
9、總試驗力F的保持時間為}-3:,卸除主試驗力F,,初試驗力F}保持4-3 s後,進行比較終讀數。對於在總試驗力施加期間有壓痕蠕變的試驗材料,由於壓頭可能會持續壓人,所以應特別注意。若材料要求的總試驗力保持時間超過標準所允許的65時,實際的總試驗力保持時間應在試驗結果中注明(例如65 HRFI10 s)。
10、保持初試驗力測量比較終壓痕深度。洛氏硬度值由式(1)使用殘餘壓痕深度h計算,相應的信息由給出。對於大多數洛氏硬度計,壓痕深度測量是采用白動計算從而顯示洛氏硬度值的方式進行。
11、對於在凸圓柱麵和凸球麵上進行的試驗,需要規定和進行修正,修正值應在報告中注明。未規定在凹麵上試驗的修止值,在凹麵上試驗時,應協商解決。
12、在試驗過程中,硬度計應避免受到衝擊或振動。
13、兩相鄰壓痕中心之間的距離至少應為壓痕直徑的3倍,任一壓痕中心距試樣邊緣的距離至少應為壓痕直徑的2.5倍。